中國汽車鋁部件制造商永茂泰宣布將投資6300萬美元在墨西哥科阿韋拉州新建工廠,以強化對通用、大眾、博格華納、大陸集團及博世等客戶的供應鏈。
國外媒體報道,德國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ILT)的研究人員與麥克萊恩-福格(MacLean-Fogg)公司及豐田公司合作,首次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PBF-LB/M)技術制造出了大型壓鑄模具鑲件。
裝備制造業占比持續提升,“壓艙石”作用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累計增加值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達35.9%,已連續31個月超過30%,“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近日,山東理想汽車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立國,注冊資本為3億元,所屬地區為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經營范圍包含電池制造;電池銷售;新興能源技術研發;集中式快速充電站;新材料技術研發;軟件開發等。
2025年10月9日,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利納馬公司(Linamar)宣布,已就收購Aludyne 公司北美業務的部分資產達成最終協議。
9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等八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
京東即將推出一款新車的消息近日引發廣泛關注,外界普遍猜測京東是否將步小米、百度后塵跨界造車。
中科院物理所團隊研發的硫化物固態電池實現重大突破!研究團隊提出的“動態自適應界面”技術,把電池比能量提升到500 Wh/kg以上,更關鍵的是擺脫了必須靠外部高壓設備來“夾緊”界面的老問題,這一步可以說是從實驗室走向商用的關鍵拐點。
10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25年9月汽車產銷數據。
在2026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行將按原計劃減半征收之際,主管部門調整了相應的技術要求。
據外媒報道,消息人士透露,廣汽集團將于本周起,在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位于奧地利的工廠生產兩款純電動車型,以供應歐洲市場。
9月4日消息,中建三局二公司宣布,近日,由土木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噸位一體化壓鑄工廠——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產業化建設項目提前25天完成竣工驗收。
9月5日,比亞迪執行副總裁何志奇在其微博發布了比亞迪9000噸大壓鑄生產線的相關信息。
9月11日,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至8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2000萬輛,分別完成2105.1萬輛和211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2.6%。
9月15日,小鵬汽車正式官宣,其首個歐洲本地化生產項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在奧地利格拉茨麥格納工廠正式啟動,首批小鵬G6與小鵬G9順利量產下線。未來,該工廠還將投產更多小鵬車型。
8月26日,“人工智能+”行動迎來重要進展: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對外發布,明確了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
近日,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方案》。
據文燦集團消息,日前,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四屆人大九次會議代表一行對文燦集團開展了視察調研活動。活動中,文燦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高軍民向代表們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新工廠的建設情況。
進入9月后,國內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了8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多家新能源車企銷量表現亮眼:在新造車企業中,除理想和極氪外,其
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改善。
2025-07-23
2025-06-03
2024-12-16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