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6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行將按原計劃減半征收之際,主管部門調整了相應的技術要求。
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為,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由此前的43公里調整至不低于100公里。此外,根據《公告》,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減免稅目錄》且符合本公告技術要求的車型,自動轉入2026年第1期《減免稅目錄》,不符合要求的車型將從《減免稅目錄》中撤銷。
“此次調整是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續航快速提升,發動機增程技術進步,確保政策與技術發展同步。”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財聯社記者分析表示,“同時,通過提高技術門檻,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淘汰落后產品,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穩定企業對政策的長期預期。”
《公告》中純電動乘用車電能消耗量限值標準從《GB 36980.1—2021》更新為《GB 36980.1—2025》。新標準(2025版)于今年5月30日發布,將于2026年1月1日實施。盡管并未明確具體能耗,但新標準(2025版)明確,“為推動電動汽車節能降耗,我國于2018年發布了針對純電動汽車的能量消耗量限值標準。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及測試工況的變化,標準中的技術指標已不能滿足進一步規范產業發展的需求。鑒于此,有必要修訂GB/T36980-2018以不斷適應技術的新變化及產業發展的新需求。”
“預計對(純電動乘用車)能耗要求更為嚴格,意味著車輛需要進一步提高能效才能滿足免稅條件。”有行業人士表示。
除純電動乘用車,《公告》最顯著的變化為上述提及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與歷史政策相比,2026-2027年新技術要求相應車型的純電動續駛里程由此前的大于等于43公里大幅提高132%,至100公里,基本達到當前主流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水平。
此外,針對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2026-2027年新技術要求按車輛整備質量進行了分檔。其中,“電量保持模式”(即“虧電狀態”)和“電量消耗模式”(即“滿電狀態”)兩種工況下新增了“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車”一檔,技術門檻更趨合理,以避免因車身重導致能耗無法達標。
2025年1-9月,我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累計銷量約29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30.7%。其中,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約8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8.7%。有預測表明,至2030年,國內車市純電、插混(含增程)、燃油三大動力形式乘用車占比約3:3:3。
“這次調整對于明年1月1號開始減半征收購置稅的部分車型提出了更高的能耗要求,肯定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提升新能源車整體的技術水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另有券商分析師表達了同樣觀點,“大原則上還是提高技術標準,提高門檻,推動產能出清。”
來源:財聯社

